血液離心機是利用離心力對血液樣本進行分離的設備,其工作原理基于離心力作用下不同物質的沉降特性差異,具體原理如下:
樣本準備將血液樣本(通常需加入抗凝劑防止凝固)注入離心管,平衡后放入離心機轉子的對應孔位。平衡操作至關重要,若離心管重量不均,可能導致轉子振動、損壞設備甚至引發安全事故。
離心分離過程
上層:血漿(或血清);
中層:白細胞和血小板組成的 “白膜層";
下層:紅細胞沉淀。
低速離心(約 1000-3000 轉 / 分鐘):主要用于分離血漿和血細胞。例如,臨床血常規檢測中,低速離心可使紅細胞沉降至管底,上層血漿用于生化分析。
高速或冷凍離心(可達 10000 轉 / 分鐘以上):用于更精細的分離(如分離血小板、分離血清中的特定成分),或需低溫環境防止樣本變質(如酶活性保存)。
分離后的分層結果:離心完成后,離心管內通常分為三層:
關鍵影響因素
臨床檢驗
科研與生物制藥
血站與輸血醫學
平衡操作:務必確保對稱孔位的離心管重量一致,避免轉子失衡;
防泄漏:使用密封性良好的離心管,防止樣本外溢污染轉子;
轉速限制:不同轉子有最高安全轉速,嚴禁超轉速運行;
定期維護:清潔轉子、檢查電機和軸承,確保設備穩定性。
通過上述原理,血液離心機實現了血液成分的高效分離,為醫學檢測、科研和臨床治療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持。實際應用中需根據樣本特性和需求選擇合適的離心機類型及參數。